Email:
zhaizhongbing723@gmail.com
DSP:擔任主控制器,負責執行核心演算法(位置環、速度環)、通訊協定(EtherCAT、CANopen 等)、系統管理、故障診斷等需要循序處理的複雜任務。
FPGA:作為協同處理器與高速 I/O 引擎,專門處理超高速度、高確定性的底層工作,例如電流環控制、編碼器介面解碼、PWM 產生、保護電路等。
極致效能:
• 高速電流環:FPGA 可做到奈秒級反應,輕鬆將電流環頻寬拉到 2 kHz 甚至 5 kHz 以上,是高動態響應與超低轉矩漣波的關鍵。
• 高解析度編碼器:FPGA 能即時解碼多通道、高解析度(24-bit 以上)絕對式編碼器(EnDat 2.2 / BiSS-C、ChipLink 等)或高速增量式編碼器,零掉格風險。
高確定性與可靠度:
• FPGA 內的所有功能皆平行執行且時序固定,不受 DSP 軟體排程與中斷延遲影響;電流取樣、PID 計算、PWM 更新之間的延遲極小且一致,確保系統穩定。
• 「硬體」保護:過電流、過電壓、過溫等關鍵保護直接在 FPGA 內用硬體邏輯完成,反應時間可達微秒級,遠快於軟體保護,大幅提升安全性。
彈性與擴充性:
• FPGA I/O 可自由設定,支援各式編碼器、感測器及通訊介面(SPI、UART 等)。
• 新增功能(如新編碼器協定、諧振抑制演算法)只需改邏輯程式,無須更動硬體 PCB。
• 軸數擴充簡單,單顆 FPGA 可同時處理多顆馬達的底層控制。
功能整合與成本降低:
• FPGA 可整合 ADC 介面、數位隔離器、比較器等大量周邊數位電路,減少外部元件,降低 BOM 成本與 PCB 面積。
flowchart TD
subgraph DSP_Master[主控制器 DSP]
A[主要功能<br>通信协议EtherCAT/CANopen<br>高阶运动规划<br>位置/速度环控制]
B[次要功能<br>系统状态管理<br>故障诊断<br>参数存储与调用]
end
subgraph FPGA_Slave[协处理器 FPGA]
C[核心功能<br>高速电流环控制<br>(Clarke/Park变换,<br>空间矢量调制SVPWM)]
D[接口功能<br>高精度编码器解码<br>(EnDat, BISS-C)<br>ADC采样控制]
E[底层输出<br>PWM信号生成与死区控制<br>“硬”保护功能<br>(过流、过压、过热)]
end
A -- 发送指令/接收状态 via SPI/EMIF --> C
C -- 反馈原始数据/状态 via SPI/EMIF --> A
D -- 采集电流/位置数据 --> C
C -- 生成驱动信号 --> E
資料交換:DSP 與 FPGA 之間透過高速並列匯流排(EMIF)或 SPI 進行通訊。DSP 把目標位置、速度、轉矩命令以及控制參數傳給 FPGA;FPGA 則把即時擷取的電流、位置、速度資訊以及系統狀態字回傳給 DSP。
晶片選型:
• DSP:TI 的 C2000 系列(如 TMS320F2837xD)是熱門首選,內建 ARM Cortex-M 與 C28x 浮點核心,效能強大;亦可採用高效能 ARM Cortex-M7 / M4 核心處理器。
• FPGA:Xilinx(現 AMD)Spartan-6、Artix-7 系列,或 Intel(原 Altera)Cyclone IV / V 系列皆可;邏輯單元、DSP48 乘法器區塊與 Block RAM 資源須依需求挑選。
電路設計:
• 高精度 ADC 線路:精準取樣電流。
• 隔離驅動線路:驅動 IGBT / SiC MOSFET。
• 訊號調理線路:編碼器介面。
• 保護線路:過壓、過流、過溫保護。
• ADC 介面控制器:精準對齊 PWM 中心點的取樣時序。
• 編碼器解碼 IP:自行開發或購買 IP 核心,支援 EnDat、BiSS-C、ChipLink 等協定。
• Clarke / Park 轉換:在硬體內完成座標轉換,極速運算。
• 空間向量調變(SVPWM):即時計算三相 PWM 占空比。
• 高速並行 PID 控制器:電流環 PID 運算,延遲極低。
• 通訊介面邏輯:與 DSP 通訊的 EMIF 或 SPI Slave 邏輯。
• 即時作業系統(RTOS):如 TI SYS/BIOS 或 FreeRTOS,負責任務排程。
• 伺服控制演算法:實作位置環、速度環 PID 或智慧演算法(模糊控制、自適應控制等)。
• 通訊協定堆疊:整合 EtherCAT Slave Stack(SOES)、CANopen Stack 等。
• 系統服務:參數管理、錯誤處理、除錯介面等。
• 示波器搭配電流 / 電壓探棒,直接觀測實際波形。
• TI CCS(Code Composer Studio)或 ControlSUITE,以及 MATLAB / Simulink 模型化設計與自動程式碼產生,加速演算法開發。
• Xilinx ChipScope / Intel SignalTap 線上除錯 FPGA 內部邏輯訊號。
• 開發門檻高:團隊必須同時熟稔馬達控制理論、DSP 韌體撰寫、FPGA 數位電路設計,需要跨領域人才。
• 開發週期與成本:相較於純 DSP 或 MCU 方案,前期硬體與 FPGA 邏輯開發更繁複,成本與時程都會拉長。
• 功耗與散熱:FPGA 功耗普遍高於 MCU,需要做好 PCB 散熱設計,避免系統過熱。
「FPGA + DSP」伺服驅動方案,是追求頂尖效能、高可靠度與彈性擴充的最佳選擇,特別適合工業機器人、CNC 工具機、半導體設備、航太等對伺服性能極度苛求的領域。
實際導入時,務必依據「效能需求、開發人力、專案時程、成本預算」四項指標做權衡:
• 若效能需求並非頂規,高效能單晶片 DSP(如 TI F28379D)反而更經濟。
• 若面向未來且系統複雜度高,高整合度的 SoC 方案值得深入評估。
FPGA開發相关业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