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mail:
zhaizhongbing723@gmail.com
它是一種運行在電腦上的軟體,通過與下位機(如:感測器、儀錶、PLC、視覺系統、運動卡、專用測試板卡)通信,自動化執行一系列測試步驟,並對獲取的數據進行分析,最終判斷被測物(UUT, Unit Under Test)是否合格(PASS/FAIL),並生成詳細的測試報告。
核心目的:替代傳統人工測試,提高檢測效率、一致性、可靠性和數據可追溯性。
功能模組 | 說明與範例 |
---|---|
1. 測試序列管理 | 軟體的「大腦」。定義測試流程(如:先供電 -> 讀取電壓 -> 發送指令 -> 測量波形 -> 斷電)。支援順序執行、條件跳轉(如果A失敗則跳過B測試)、循環測試。 |
2. 設備通訊驅動 | 軟體的「神經系統」。與所有測試設備進行數據交互。必須支援多種協議:GPIB, USB, RS-232/485, Ethernet, Modbus-TCP, CAN bus 等。通常基於 VISA 或廠商提供的 SDK 開發。 |
3. 數據採集與處理 | 軟體的「感官」。即時讀取電壓、電流、溫度、影像、力等物理量。並進行必要的數據清洗、濾波、計算(如求平均值、RMS值、FFT分析)。 |
4. 標准與界限管理 | 軟體的「判斷依據」。允許用戶靈活設定每個測試項目的合格/不合格標準(上下限、公差帶、參考曲線等)。這些標準通常儲存在資料庫或配置文件中,便於修改。 |
5. 結果判定與警報 | 即時將採集到的數據與標準進行比對,做出 PASS/FAIL 判定。對於FAIL項目,立即觸發聲光警報或視覺提示。 |
6. 數據存儲與可視化 | 即時顯示:將數據以儀表盤、波形圖、指針表、數值等形式直觀展示。歷史記錄:將每一筆測試結果(包括原始數據、時間戳、操作員資訊)保存到資料庫(如 SQLite, MySQL, SQL Server)中。 |
7. 測試報告生成 | 自動生成格式統一、內容詳盡的測試報告(如 PDF, Excel 格式)。報告通常包含產品SN、測試時間、所有測試項目結果、統計資訊等。 |
8. 用戶與權限管理 | 區分操作員、工程師、管理員等不同角色。操作員只能執行測試,工程師可以修改參數,管理員可以查看所有數據和進行系統設置。 |
9. 系統日誌與診斷 | 記錄軟體的所有操作和錯誤資訊,方便後期排查問題和進行系統維護。 |
對於檢測軟體,穩定性、精度和開發效率是關鍵。
技術棧 | 優點 | 缺點 | 適用場景 |
---|---|---|---|
C# / .NET (WPF/WinForms) | 生態強大,擁有眾多儀器控制庫(如NI-VISA .NET, NationalInstruments.Visa);UI能力專業(尤其WPF),便於創建複雜的數據可視化界面;與Windows系統和資料庫(ADO.NET, Entity Framework)集成無縫。 | 主要局限於Windows平台。 | 工業領域首選。尤其適合需要複雜邏輯、高性能數據處理和專業UI的檢測系統。 |
Python (PyQt/PySide) | 開發速度快;數據分析與科學計算生態極佳(NumPy, SciPy, Pandas, Matplotlib);有 PyVISA 庫用於設備控制;跨平台。 | 執行效率相對較低;打包分發較複雜;UI介面的專業性和響應速度有時不及WPF。 | 快速原型驗證、數據分析密集型的檢測(如信號處理、光學檢測)、學術研究。 |
LabVIEW (NI) | 圖形化數據流編程,對硬體工程師友好;硬體集成度極高,特別是和NI的數據採集卡(DAQ)配合使用;內置強大的數據可視化和分析函數。 | 許可證昂貴;非文本代碼,複雜業務邏輯實現困難;團隊協作和版本管理(如git)不便。 | 測試測量領域的傳統標準,特別是基于NI硬體構建的系統。 |
C++ | 極致性能,底層硬體控制能力最強,資源佔用最小。 | 開發複雜度最高,開發周期長。 | 對即時性和性能要求極高的專用系統(如高速運動控制、毫秒級數據採集)。 |
結論:
Initialize()
, Read()
, Write()
, Close()
等方法,隱藏底層通訊細節。「由你創」專為香港及大灣區製造商量身打造各類「上位機檢測+產測軟件」:
自有 2 000 ㎡ 研發中心,37 年實業背景,百名中高級工程師,可駐廠或遠端支援。
讓您的生產線立即擁有穩定、易維護的「上位機測試系統」!
产品相关业务